百书楼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84章 秉笔太监高时明

第84章 秉笔太监高时明


徐应元的事情太过突然,朱由检处理了他之后,立刻封锁消息,把周围人屏退,低声询问刘若愚:

    “御马监掌印涂文辅,有没有什么劣迹?”

    “把他调走以后,谁能掌控御马监?”

    作为徐应元照管之侄,涂文辅继续掌控御马监风险太大。朱由检作为皇帝,不想冒这个险。

    刘若愚出身卫所军官家庭,知道这件事的敏感,向皇帝道:

    “涂文辅强买戚臣李承恩宅,参与了这起案件。”

    “小臣先前侍奉的秉笔太监高时明,在内廷薄有名望,足以接掌御马监。”

    微微点头,朱由检道:

    “那就传谕高时明,让他担任御马监掌印。”

    “李承恩的宅子让涂文辅退了、出钱弥补损失。”

    “涉及他的部分不用再查,让他去南京吧!”

    “毕竟曾帮助朕登极,要给他个出路。”

    李承恩是嘉靖皇帝第三女宁安公主的长子,因为园子被魏忠贤看上,构陷罪名之后拟斩。

    比较幸运的是,他和方震孺、惠世扬等人关在一起,被大学士张瑞图提请缓刑,至今还没处斩。

    再加上李承恩在监狱时和刘铎有点牵扯,已经被朱由检命大理寺一起重审,用不了多久就会放出来。

    考虑到没有闹出人命,涂文辅在这起案件上也不是主犯。朱由检决定让他弥补损失,不再追究此事。

    甚至还打算派到南京,安排其他任务。

    继续让涂文辅掌控御马监不放心,放在外面却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

    毕竟他一个太监,不用担心在外面造反。

    更担心的是肆意妄为,搞得天怒人怨。

    万历年间高淮乱辽、高寀乱闽的事情,让朱由检对太监在地方胡作非为很是警惕。

    但是对一些文官提议的撤销镇守太监,朱由检却没有理会。毕竟太监是他的耳目,他不能自废双眼。

    只是如今各地的镇守太监大多是魏忠贤派出去的,一个个叫到京城审查的话,地方可能生乱。

    所以思考之后,朱由检决定先把魏忠贤的亲信换下来,其他人逐步更换。

    刘若愚听到皇帝命高时明取代涂文辅,心中很是欢喜,当即领命出去,传达这个谕旨。

    高时明资历颇深,涂文辅在天启元年刚刚选入宫的时候,他就和王安等人一起担任秉笔太监。涂文辅这种依附魏忠贤和徐应元的小辈,根本不被他放在眼里。

    听到刘若愚传来的旨意,高时明直接带着几个人,带着皇帝的谕旨接掌了御马监,然后才去找涂文辅,让他交出印信。

    涂文辅心中纳闷,不知自己为何被突然撤职。面对高时明的要求,还想去皇帝面前争辩。

    不过这个时候,刘若愚却告诉他徐应元已被处死,他身上也牵扯到李承恩的案件。如果不乖乖前往南京,那就要去诏狱。

    这让他没有了勇气,只能交出印信。

    问清楚徐应元的事情,知道是他曾经气死庄妃。涂文辅叹了口气,暗叹时运不济:

    『本来想跟着老叔谋个富贵,没想到却被他连累。』

    『老叔做下的蠢事多,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倒。』

    『我的动作慢了,没有早些向陛下表明心迹啊!』

    涂文辅姿容修雅,有心计,善书算,通文理,能辨论,好琴善射。曾被奉圣夫人客氏请去教导儿子侯国兴,入宫四年就当上秉笔太监。

    相比于他来说,和魏忠贤一样不通文理的徐应元可谓十足的蠢材。他本来只是打算依附徐应元渡过这段时间,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徐应元连累,连御马监掌印都丢了。

    现在只能期望皇帝记着登极的功劳,留住他的性命。

    朱由检确实记得登极的功劳,知道御马监在登极时的重要作用。在得知涂文辅乖乖就范之后,心里松了口气。感觉这个人还算可用,能担任南京守备太监。

    如今的南京守备太监刘敬、杨国瑞都是魏忠贤亲信,杨国瑞更是魏忠贤名下,肯定不能继续用。

    让涂文辅接任南京太监,也算对得起他。

    当即将涂文辅、王国泰召来,准备一同处置。

    王国泰性情朴实,对身外的事情不太关心,此时更不知道怎么回事,还在给皇帝准备晚饭。

    听说徐应元莫名其妙没了,皇帝要处置他,同样不敢反抗,乖乖去乾清宫听命。

    朱由检对王国泰其实很是看好,觉得这个人老实,办事能够放心。

    但是王国泰最大的缺点也在于此,此人太老实了,而且注重气节。

    朱由检都不知道这个老实人受过徐应元什么恩惠,会不会不顾一切,报答对方恩情。

    所以不敢让王国泰继续给自己做饭,把他和涂文辅一起安排去南方,冷静一段时间:

    “徐应元的事情你们应该已经知道了,朕就不再多说,不想提这个人。”

    “今后你们就一起去南京,涂文辅担任守备太监,王国泰协同守备、同时兼任苏杭织造太监。”

    “你们收拾一下,择日就启程吧!”

    本以为要去南京养老、甚至被发去孝陵卫种菜,涂文辅听到自己去担任南京太监,当真是喜出望外。

    南京守备太监是比不上他现在的职位权重,但是在南京那个地方,就是内廷第一号人物、南京三巨头之一,是太监外放的最好去处。

    至于苏杭织造太监,那更是一等一的美差,品秩和秉笔太监相当,而且更加安逸。

    可以说,朱由检对两人已经仁至义尽,安排了最好的去处。

    这让涂文辅、王国泰感激涕零,哭着感谢皇帝恩典。

    朱由检看着两人模样,心里很不好受。因为这两人都是他准备大用的太监,如今却因为被徐应元连累,不得不放出去。自己连魏忠贤的亲信都没处置,却先处置了依附自己的太监。

    想到这里,朱由检更加感慨乏人可用,向涂文辅和王国泰道:

    “去南京后,把魏忠贤发往南京的曹化淳等内臣派回来,朕要重新处置。”

    “伱们的任务朕已有了安排,可以提前准备。”

    说着,朱由检向涂文辅嘱咐道:

    “到南京后,先审查魏忠贤的亲信,有人命的上报过来处置。”

    “没人命却有其他劣迹的审查,罚没非法收入和不明来源收入。”

    “劣迹重的去孝陵卫种菜,劣迹不重的就安排在南京养老。”

    “用罚没的银钱做本金,在南京应天府开设应天银行。”

    “王承恩开办顺天银行的事情,你应该知道一二吧?”

    涂文辅身上还有提督太仓银库、节慎库的职务,对于顺天银行同样有些关注。听到皇帝的询问,急忙点头称是,决定回去后再仔细了解一下,到南京做好这件事。

    果然,皇帝接下来的话,让他知道应天银行绝对不是摆设,而且实权很重:

    “今后南京各衙署必须在应天银行开设账户,所有银钱往来,都要经过应天银行。”

    “南京勋贵官员的俸禄本色银两,也由应天银行发放。”

    “南方收上来的金花银,暂时存放在应天银行。”

    “应天银行和顺天银行之间要合作开展南北汇兑业务,直接在账上结算,决定每年要押运多少银两。”

    “以后朕会在各地开设银行,再设置一位秉笔太监提督银行业务。这件事你若办得好,以后还能回京。”

    只是寥寥数语,就勾勒出银行前景。涂文辅心中激动,知道这就是自己回京的指望,下决心办好这件事。

    至于王国泰那边,朱由检让他审查前任织造太监梁栋,再统计苏杭织造情况,以及苏州、杭州、松江等地纺织业发展。

    毕竟是工业革命最先开始的产业,再重视都不为过。先安排个人过去,了解一下情况。

    为了安他们的心,朱由检还下令给徐应元的弟弟和侄子一个世袭千户和一个世袭百户名额,同样去海外新建千户所。

    两人如果有弟侄想要闯荡,也给一个世袭千户和一个世袭百户名额,同样前去海外。

    至于先前荫袭的都指挥同知、指挥使、指挥同知等等,自然都被削去。

    皇帝这种做法,虽然有些小气,他们却不敢抱怨。

    魏忠贤掌权时大规模荫袭本就很不正常,这种千户、百户的世职,反而更靠谱些。

    更何况这次的世职能够新建卫所,只要发配些犯人做军户、渡过卫所新建的辛苦期,他们的弟侄以后在海外完全能当土皇帝,比只领俸禄强多了。

    所以两人已决定在南方搜集犯人,发配去做军户。

    朱由检期望的开拓海外风潮,将从他们开始。

    目送两人离开,朱由检安排了他们的去处后,就想到了王永祚。

    本来打算让这个人和徐应元一起接管东厂,如今徐应元倒台,王永祚也和他有牵连,只能继续用王体乾。

    不过王永祚和涂文辅、王国泰不一样,他和徐应元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投靠的也是朱由检这个皇帝,只是走了徐应元的门路而已。

    所以朱由检没有把他发往南京,而是转任天寿山守备太监,继续监督陵工开支。

    他要留这个人在京城,让王体乾有个警惕,如果王体乾把东厂的事情办不好,就会有人接替。

      《酌中志》:

        天启元年三月,初兴光庙陵工大工,秉笔高公讳时明者掌内官监印……

        初,天启元年五月,高太监时明、王太监安、卢太监受,俱同时相继告病求退,为自全计。……

        累臣(刘若愚)自辛亥冬为常太监诖误墩锁,至光庙登极始放,升司礼监写字奉御。先帝登极,即侍高太监时明,后升监丞。天启元年冬,自司礼监被魏忠贤退于御马监,仍随高公居住西直门街私宅,日侍左右。高所纂缉养生之书曰《一化元宗》,累臣曾效抄誊雠校之功……

        乾清门外左右金狮二。入门丹陛至乾清宫大殿,其扁曰“敬天法祖”四字。崇祯元年八月初四日悬安,系高太监时明笔也。

        《崇祯遗录》:崇祯元年:

        命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书敬天法祖匾额,悬乾清宫大殿,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于两楹。

        《明史》卷二百六十六,列传第一百五十四:

        (旌忠祠)曰附祀内臣,祀太监李凤翔、王之心、高时明、褚宪章、方正化、张国元六人。

        (高时明早已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在崇祯朝担任掌印太监,后来殉节)

        高时明墓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酌中志》记载:高自己选择坟地,于白家潭往西南地方大觉寺山场,其名曰“九龙山点穴”……

    (本章完)


  (https://www.baishulou8.net/xs/2564699/1111104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