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在线阅读 > 第237章 争论

第237章 争论


情况出乎意料,这虽然让众人都是为之一惊,但很快他们也就镇定下来,世事多艰,从来没有多少事情真的能按照计划按部就班的走,这种时候就是下方一众谋士展现作用的时候了。

    不管他们愿不愿意,他们都得接受黄巾援军抵达的现实,既然如此,原定扫荡常山后方,再孤立集中击破高邑的策略就行不通了。

    若是黄巾的援军来的没有那么快,只要能重新占领常山中心腹地,即便最后攻不下高邑也没有关系,切断了常山与玄夏的联系,高邑自然就是一座孤城。

    占据了常山再去应对玄夏主力的进攻,显然会更加轻松从容。

    但现在这些都成了妄想,诸军推进的速度明显不如预期,而黄巾的援军又来的太快。

    这时候不论是袁绍还是下面的众多谋士,都意识到原定计划失败,己方或许不得不被迫与黄巾展开正面大战了。

    营帐内一片沉默的时候,田丰沉吟片刻,率先站了出来。

    “眼下局面,高邑城内三万军威胁有限,我军真正的威胁是已经进入常山的一万步卒以及四千骑兵。

    而据情报所说,黄巾后方另有两万主力大军携辎重而来,再加上他们吸收我军一万可战俘虏,这兵力已经不能算少。

    黄巾兵利甲坚非我军能比,而兵员又精于训练,战力不可小觑,我军虽然占据兵力优势,但正面作战胜负犹未可知。

    与其冒风险争一时之长短,不如做长远之算,属下的建议是缓图缓进,陈兵对峙,长久消耗。

    把一时的战争转化为冀州与幽州的对抗,此两州比较而言,无论人口粮食土地资源,皆是我冀州优胜,只要持久对峙,州牧断无失败之理。”

    田丰一番话说完,众人都是神色各异,袁绍更是皱眉起来。

    这番对策听起来固然不错,但却不是他中意的路线。

    战争打的是综合实力,论综合实力幽州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冀州,即便玄夏如今占据常山中山,那也还是不足以对袁绍取得优势。

    以陈兵对峙消耗玄夏,时间长了确实可以耗掉玄夏的底蕴,但问题是这需要多久呢?

    郭图站出来,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此策不妥,若如此行事没有三五年时间不见成效,有这个时间不如凭借现有优势滚滚北去,挟大势之威一战而下!”

    说到这里的时候,郭图看了看袁绍,又看了看田丰,然后叹气道:“若是按照在下全力攻打高邑的策略,此时只怕我军已经拿下城池,即便玄夏回援也不用担心后方了,如今却要受此地掣肘。”

    这话一说出来,田丰顿时有些语塞,不管怎么样他的建议没有取得成效这是事实。

    但他也知道,即便真的采取郭图的建议,也未必有什么好的效果。

    这高邑城真就是这么好攻的吗?攻城的作战范围固定,并非是堆积兵力就能解决的事情。

    若是没有攻下来或者伤亡惨重,面对玄夏回援,难道就能应付了?

    说到底,郭图不过是抓着由头马后炮而已,但不得不说这种关头马后炮确实有用,至少袁绍就被这番话影响到了。

    现在的袁绍确实有些后悔,心道早知道就该听郭图所言,说不定事情要简单的多。

    郭图却穷追不舍:“且不说此前事情,便是当下,敌军一来就言称退缩,阁下如此懦弱,焉能辅佐大业?”

    田丰面色一沉,但最后倒也没有说话,只是冷然看他一眼便不做搭理。

    如今是自己的不利局面,说的越多错的越多。

    袁绍倒也照顾田丰面子,咳嗽一声之后便道:“吾等商议正事便是,不必言说无用之事,公则又有何定计,不如说来一听。”

    郭图忙向袁绍拱手,随后才自信发言:“我军兵多将广粮草充裕,又何必奉行对峙之策,只需合全力而击之,必可一战而下!”

    全力一战能不能打得过,其实郭图心里也没底,但他知道全力一战一定是袁绍心里的意愿。

    身为谋士最重要的不是出谋划策,而是摸清楚上司的性情,而郭图就做的很好。

    至少郭图知道,以袁绍的性情,在事情受挫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决策反复的情况,这时候只要和田丰反着来,必定能说中袁绍的想法。

    事实确实如此,当他话音落下之后,袁绍果然眼睛一亮。

    然而田丰却再度出声:“如此不妥,玄夏盘踞一州之地,且战力卓越,绝非一战可下之敌,属下依然认为应当先缓行战事,只需以对峙牵制玄夏,再图青、并、兖三州之地,只待大势一成,自可一举北伐而定幽州!”

    此时,同为河北士族派系的审配也是出声:“属下复议,玄夏兵甲锐利士卒精悍,实乃强敌,州牧若要图谋大业,则该奉行先易后难才对,相较之下青、兖、并更是易取之地,舍易而取难,实为不智也!”

    两人这么你一言我一语的确很有说服力,袁绍刚刚倾斜的念头,再度犹疑起来。

    先易后难的确是一个很符合常理的行事准则,相比较之下,玄夏要比青、并、兖州的外部势力要面目可憎的多,一直和玄夏死磕耽误了发展,好像确实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袁绍皱眉道:“难道就此放弃常山中山两郡不成,若这也退让,岂不是让玄夏予取予求了?”

    田丰再道:“州牧所言甚是,常山中山断然不能放弃,是以当缓攻徐图,以常山中山为战场持久消耗幽州力量,我们近他们远,迟早可以复夺两郡。”

    眼看袁绍似有被说动的迹象,郭图连忙跟着说话:“我军与玄夏还未真正打过一次,尔三番五次怂恿退缩,这是何道理,难道真让区区黄巾吓破胆了不成?”

    田丰闻言,只是冷哼一声,根本不屑与之回应。

    袁绍一时头大,转为问起郭图:“先易后难并非没有道理,公则若有更好的看法,便说出来就是,某自会择优采纳。”

    郭图拱手,侃侃而谈:“虽然淳于琼无能致使我军损失一万兵力,但州牧依然手握八九万兵,且粮草充裕,而黄巾虽强但终究不过四五万兵力而已,明明是我军占据优势,未战言退岂不可笑?”

    此言一出,袁绍便是点头起来,心里的平衡再度倾斜。

    郭图眼见如此,便是笑起来:“究竟能不能打过,总得先打了才知道,州牧若求霸业,那玄夏迟早都是阻碍,退避解决不了问题。”

    其实话说到这里,众人心里也就差不多有谱了,袁绍野心勃勃之辈,自然不甘轻易退让,明显郭图的提议更加符合他的心意。

    荀谌也上前说话:“如公则所言,此战我军其实很有胜算,完全可以放手一搏,即便真的事出意外,也有能力全身而退。”

    许攸则是笑道:“区区黄巾而已,本初何必惧怕,打便是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表达意见,而袁绍默默听取之后,最终还是往颍川派靠拢了:“既如此,就依照公则之策,准备与黄巾大战!”

    田丰审配闻言虽然皱了皱眉,但袁绍已经做出决断,他们也就不再阻挠。

    定下方向,众人也就各自议论起具体战事布置,为这次的大战做充分的准备。

    对他们来说,这是第一次与玄夏这个陌生且强大的敌人作战,究竟会打成什么样子,他们没办法预测。

    这个北边的邻居,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当袁绍这里做出决定之后,分布在常州的数支大军,也就开始收缩回来。

    如今黄巾援军已经进入常山防御,张郃颜良文丑高览等人不能短时间破敌,那再周旋下去也没有意义,便都被袁绍召回,准备不久之后的大战。

    而在他们撤走之后,许辰率领的主力大军,也终于是一路抵达常山,与陆平完成了汇合。

    双方大军已经准备妥当,大战俨然已经一触即发,不过在此之前,许辰则是为另外的一件事情而惊喜。

    “你是太史慈!”

    “你是赵云!”

    看着眼前这两个英武不凡的两个年轻俊杰,许辰眼睛都快放出光来了,这突然冒出来的两个名字,完全就是他意外的惊喜。

    虽然他们都是三国时代声名赫赫的英雄,但他们做了俘虏之后许辰也不能知道,毕竟黄巾一路走来不知道俘虏过多少人了,许辰不可能闲得无聊去从茫茫俘虏中发现人才。

    只能说这两个家伙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不是没有道理的,即便做了黄巾俘虏,他们也一样能脱颖而出。

    许辰其实不怎么看重三国的豪杰人物,但真送上门来,他也不会拒绝。

    “你们很不错,在敌军扫荡时自发组织力量反抗,不仅避免扩大我常山子民遭受的损害,还为击破淳于琼一部敌军创造了条件!”

    许辰看着手里头的战事报告,越看越是点头,在那种局面下能做到这种地步,确实很不容易。

    这次的战事,也印证了黄巾军队建设的成功,要不然的话没有军队中枢的基层黄巾们根本就不可能发挥这样的主观能动性。

    “此大功皆要为你们记入档案,本座相信你们今后定然可以成为我黄巾中流砥柱!”

    许辰表彰激励的话语很振奋人心,至少赵云太史慈都是欣然受之,唯独马炎有些委屈。

    明明我们三个人站在一起,为什么教主只提他们的名字?

    (本章完)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547231/1111089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