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小说阅读 > 第184章 武苑

第184章 武苑


武苑的存在会不会触犯一些人的利益,这件事情对朱允熥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好苦恼的,也没有什么好在意的。

    在他看来,有些变革肯定是要触犯一些人的利益,这一点根本就没有任何好怀疑。

    好在武苑的提议也没有遭到所有人的反对,因为这个武苑的存在,也会对不少人的利益有好处,那自然也就会得到不少的支持。

    傅友德现在就算是容光焕发的,虽说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失去了掌兵权的机会,这对于一个武将来说自然是巨大的遗憾,这一点也根本没有任何好质疑的。

    可是现在能够有机会在高级将领的晋升、培养当中掌握一定的机会,这就是颍国公府的极大机会。

    中山王的魏国公府不用说了,开国第一功的影响力会持续下去。甚至就算是魏国公府出现一两个庸才,基本上也不会没落。

    开平王的开国公府也根本没有什么好怀疑的,原因就是有着那位皇太孙,开国公府以后也是与国同休,这基本上是注定的事情了。

    实际上曹国公府也不需要担心,因为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勋贵,和外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只要曹国公府的子孙不胡作非为,荣华富贵也根本不用怀疑。

    这三大勋贵的待遇,自然是其他勋贵都羡慕的,同样是国公的傅友德就无比的羡慕。

    就算是羡慕,可是也只能羡慕了,因为他和这三大国公还是有些区别,这三大国公和皇家的关系也非同寻常。

    虽说其他的公侯也都世袭,也都有着所谓的免死铁券。可是想想这些年一些勋贵的遭遇,勋贵们也都心里清楚,免死铁券在皇帝那里真的起不了作用,更多的是勋贵的自我安慰。

    世袭、荣华富贵,看似颍国公府的子弟们也不用多怀疑,但是比起那三位国公府,颍国公的根基还是要差不少,想要做到真正的与国同休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鸡鸣山下现在不只是国子监了,大明武学的最高学府武苑现在也是出现了。

    朱允熥看着武苑高大的牌坊,笑着说道,“这很好,国子监看着就气势非凡,我大明武苑也不能差了。”

    傅友德就连忙说道,“殿下,虽说武苑现如今初具规模,只是臣觉得远远不够。钦天台上有诸多仪表,武苑这里也应该有着武将的东西。”

    傅友德这是真的和国子监杠上了,很多的事情也就是和国子监对标,甚至要求更高。

    国子监就不用说了,座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盘的六朝古都,在鸡笼山建有北极阁,北依玄武湖,南朝为皇家苑囿之一。南朝宋时,在山顶上建立了第一个日观台。

    而且现在这个日观台被老朱改为观象台,上设铜铸的浑天仪、简仪、圭表等天文仪器。

    这里可谓是源远流长,一直都是读书的好去处,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南朝文脉经百折而不挠,历丧乱而不息。

    对于武苑,傅友德自然也是有着这样的一些期待,他也想要看到一个武风的持续传承,想要看到武人能够有着他们的成贤街。

    成贤街,自然也就是通往国子监的那条街道,被不少人口口传颂就成了成贤街,因为这里是即将进入仕途的太学学生们常用的。

    看着傅友德,朱允熥不无调侃的说道,“我倒是也想要看到武苑能和国子监交相辉映,只是有些事情你也需要注意一些。”

    朱允熥严肃起来,说道,“想来你也知道,如今太学学子里也有些勋贵族中子弟,或者是那些文官的族人。这些人里有不少贤才,也有不少纨绔,十里秦淮之地,这些人去的不少。”

    这一下傅友德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包括跟着的一些勋贵等等,有些人也心虚。

    风月场所的一些大客户,这些勋贵人家的子弟就算是其中之一的群体,这些大家也都明白。

    朱允熥继续严肃的说道,“武人自然不用说,血气方刚的暂且不提。能入武苑的,要么是勋贵子弟,要么是有了武职的将士。这些人的人出身、富贵,不比那些太学学子差。”

    这一下大家更是心里有数,国子监里虽然有不少人是靠着一些祖辈的功劳轻松入学。可是更多的还是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考进去的,也会有一些真正的寒门子弟。

    但是想要进入武苑,尤其是现阶段朝廷还没有打算举办武举的时候,能够入武苑的才是真正的非富即贵,这些人的各种条件实际上都是远超国子监的学子。

    朱允熥认真起来,对傅友德说道,“管好武苑,一不能让这些学子失了武人的血性,二不能让他们散漫、纨绔。我大明的将帅,不该在有些场所胡作非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武苑和国子监也算是相对而立,这也就意味着这也处在繁华之所。十里秦淮就在眼前,所以也会担心有些武将把持不住。

    文人墨客当中有不少衣冠禽兽,可是武人当中很多人也都是没有太高的底线和追求。

    傅友德就连忙说道,“殿下放心,臣定会紧抓学风,不会让武苑学子出入风云场所。”

    李景隆就提议说道,“殿下,臣觉得国子监有些规矩不错。武苑学子也当住学舍,哪怕是勋贵子弟,寻常也居于学舍,不用往返武苑和府邸。”

    看着雍容华贵、气质非凡的李景隆是真的一点都不会考虑其他勋贵子弟的感受,反正他是一点都不需要感同身受的,自然也就可以放心的提出来一些建议。

    武苑的一些学子是在外地任一定官职的高级将领,家眷等等未必是在京中,这些人要是来武苑进修,自然也就意味着他们基本上是要住在武苑,这没什么好怀疑的。

    可是武苑的另一个生源就是勋贵子弟了,这些人基本上也都是在应天府出生、成长。

    现在让这些人住校,不许他们轻易的回去,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折磨了。

    朱允熥笑着说道,“曹国公所言极是,这样一来也容易管束,少了很多的波折。居于武苑心思也能收敛些,这个提议极好。”

    反正又不是自己要在武苑居住,李景隆的提议也得到了其他的勋贵的赞同。看起来这确实是一个好法子,这个提议被大家认可也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朱允熥看向李景隆,说道,“曹国公,你素来熟读兵书,也精通兵法。以后闲暇之时可以来武苑,和众学子一起商讨兵法。”

    李景隆就笑着说道,“殿下,臣此前就有些技痒。臣年少时就时常翻阅兵书战策,也曾有幸与先中山王推演兵法。只是如今看来,臣还是贻笑大方了。”

    这不是李景隆在给自己脸上贴金,他确实是一个‘理论专家’,是真正的熟读兵法。

    年少时不只是曾经和徐达推演兵法,甚至还被徐达等人认可,这一位要说‘纸上谈兵’的本事,就算是一些开国宿将也都是非常认可的。

    李景隆继续说道,“只是此前数次练兵,臣倒是也察觉到兵书上所载,有些时候还是不能直接照用。臣以为人心、士气等,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

    朱允熥笑着说道,“是这个道理,尽信书不如无书。”

    蓝玉这个时候就拍马屁说道,“殿下出口成章,臣佩服。”

    朱允熥看向蓝玉,说道,“你也不用说这些,以后没事的时候不要老是将开国公叫出去饮酒,休沐时来武苑看看。你是军中大将,带兵的本事自然不用说。若是能得你提点,对武苑子弟也是一种福气。”

    这倒不是多么夸张,虽然常遇春出身微末、甚至当过山贼,看似是没有多少兵法等等。

    而作为常遇春亲自教导出来的,蓝玉不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谓的兵书等等他是不如李景隆这些人了解。可是实际作战的经验,那是李景隆等人望尘莫及的。

    蓝玉立刻就说道,“臣明白,以后定常来武苑。”

    常升期待的看着朱允熥,希望也能够得到一些安排,比如说来武苑转转。好歹也是堂堂开国公啊,顺位上是开国勋贵第二名的,也该在武苑让人知道开国公府的底蕴。

    不过朱允熥就像是没有看到自家二舅期待的目光一般,真要是让常升过来,那就是误人子弟了。下差之后还是喝喝酒、欣赏一下歌舞更合适,教武苑学子的话只能是让人误入歧途。

    蓝玉就继续说道,“殿下,臣此前也查看了武苑的一些课程,臣以为实在是太过精细。”

    朱允熥就问道,“哦?说来听听。”

    傅友德连忙给蓝玉使眼色,希望这位开国公能够有点眼力,别又祸从口出让太孙训斥了。

    蓝玉大概是误会了傅友德的意思,谁让他一直都看傅友德不顺眼了。看到傅友德使眼色,多半是觉得这是颍国公不想让他有机会表现自己。

    蓝玉就认真说道,“臣看了章程,武苑子弟若是进学,当有一科主修。臣觉得还是不妥,岂能是专修骑兵、水师,乃至专修在密林打仗的?臣以为为将者当是通才,要不如何统帅千军万马!”

    蓝玉的话实际上也得到了不少勋贵的认可,他们也都是有着这样的一些想法。

    说到底就是武苑的一些培训模式,看起来是有些超前了,或者可以说是有那么一点针对性的学习了。

    这在一些勋贵看来就多余了,尤其是一些自学成才的勋贵,他们都是一边带兵打仗一边自己摸索,兵书未必都看了多少,不是一样能够百战百胜么。

    所以像蓝玉提的这些,他们心里多少也是有着类似的想法,实在是觉得武苑的有些东西过于繁琐了。

    比如说武苑这边有些是学战略之类的,这些暂且不提了。可是单说带兵这些,居然还有专门带步兵的,或者是专门带骑兵的。

    这就让蓝玉有些纳闷了,他最擅长的自然是带骑兵,可是蓝玉也从来不觉得自己带步兵作战比其他人差,难道带骑兵的就不能带步兵了?或者说打仗的时候,只带步兵就能取胜?

    李景隆就连忙说道,“凉国公,我倒是觉得这样很好。世人皆知凉国公师从先开平王,率领铁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只是凉国公,武苑之中并非都是将帅,不少也只是偏将。”

    徐辉祖也跟着说道,“曹国公所说有理,军中就是如此,有人善攻、有人善守,有人擅带步军、有人擅带骑军。若是有精通一部的偏将,也可让主将用兵时更为顺畅。”

    被两个小辈质疑,甚至是还没有什么战功的小辈来质疑,这让蓝玉如何能忍,下意识的也就想要怼回去。

    好在他这一次反应还是比较快的,注意到了朱允熥的脸上似笑非笑的表情,以及傅友德等人连连使眼色。

    虽然有点后知后觉的意思,不过蓝玉这一下也明白过来了。要是继续说下去,说不定就是要得罪太孙,或者是直接得罪皇帝了。

    很明显啊,这就是皇帝或者太孙的安排,他现在在武苑即将开学的时候质疑,这不是明摆着和皇帝、太孙过不去么,这肯定是不能有的事情了。

    看到蓝玉尴尬一笑,朱允熥就笑着说道,“凉国公说的也是在理,我虽不通军事,只是也知道朝廷若是用兵,自然是各部皆有。其他人暂且不说,只是这主将当知道如何用好各兵种、军械。”

    随即朱允熥看着蓝玉,说道,“回头你再和我说说,如何用好各类兵种。”

    蓝玉连连给常升使眼色,似乎是想要让大外甥帮忙求情,或者是想要让大外甥分析一下皇太孙到底是什么意思。

    可是常升两眼放空一般,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蓝玉气的不轻,这外甥就是靠不住。喝酒的时候一个顶两个,一到正经事的时候就靠不住。

    不过仔细想想看,太孙应该是没有生气的吧?

    真要是生气了,到时候先去认错,再拉着大外甥一起,太孙肯定是不会真的责罚!(本章完)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547420/1111094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